close

ACT

2vs2 ACT,就是兩架對抗兩架的空戰訓練。戰鬥機在戰術訓練中這也是日常的重點訓練課目。通常四架飛機在同一個編隊起飛,到達空域後,由戰管引導分成兩組,引導分開至30浬以上,然後戰管引導擔任攻擊的一組實施雷達攔截,在接戰前各自保持在設定好的空層,空層的劃分一般有inside block與outside block或0~4與5~9。inside block就是在18000呎到21000呎的高度內。攻擊方可以從高高度或低高度進行攔截;0~4就是10000呎到14000呎或20000呎到24000呎或30000呎到35000呎……5~9就是5000到9000呎或15000呎到19000呎……以此類推。

通常開始時是與雷達攔截相同,不過,在進入後,各方就可以依據戰術規劃展開隊形,爭取有利的位置,並達成攻擊,獲致戰果。單一管制時,雖然戰管的管制官只提供目標機資訊給攻擊方,不過,目標機的一方,從管制官所提供的資訊,也可以得知攻擊機的相關位置,只是對於攻擊機的隊形與高度不會有足夠的資訊,這時就得靠目視的搜尋攻擊機的位置,這種方式當然對攻擊機是有利的。

所以,為了雙方能在較公平的情況下對抗,有時有足夠的管制官,就可以執行兩個管制官的不同波道ACT,雙方都是攻擊方,按各自規劃的隊形與戰術執行攔截。當然,安排的妥當,在飛行前就可以仔細的先跟管制官協調溝通。在空戰戰鬥中,如果管制官能夠有效的了解戰術規劃,戰鬥時,管制官就更能夠掌握空中的動態,更能適時適當的提供戰機飛行員所需的資訊。所以,一個良好的管制官,就像是小組的第三個成員,雖然不在戰場中,但是可以發揮非常大的作用。

空戰戰術的基礎當然還是BFM,在雷達攔截操作時,就須依據相對的位置,適切的展開隊形,爭取有利的位置,儘可能的及早目視對方。目視之後,就進入戰鬥。當時只有AIM-9P3,得等到AIM-9P4以後的響尾蛇飛彈,才具備能夠對頭發射的能力,所以,戰術還是要達成到達目標機尾隨或後側方的位置,才能發射飛彈。所以戰術的運用上,就非常重要,能夠在相對的位置上佔據有利的態勢,隊形上能夠展開、夾擊對方、並且能夠相互的支援,使對方無法首尾兼顧,進退失據。戰術的優劣攸關是否能夠在起始態勢上佔有優勢。對於同機型或性能相近的飛機而言,能有一點的優勢,當然重要,勝利就是靠這麼一點一點的優勢慢慢的累積,到能夠獲致有效的戰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只不過,要搞到另外一半,也不是這麼容易的。

空戰中不能僥倖,不能期待運氣,也別想像對手都是笨蛋、呆子、傻瓜,只要一看到別人佔了優勢就會棄機投降。只要接戰,就要使出全付手段,以最佳的能量操作,發揮飛機最佳性能,編隊內的成員也要能夠相互支援,掌握戰場的狀況……所以這個課目基本上就是綜合了以往所學過的BFM、ACM、AI…這ACT就是實際的綜合演練,不但是檢驗各課目的成果,更是驗證飛行員能否靈活善用所學,適切的運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talf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