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官校飛行結訓後,當年因為部隊缺員嚴重,需求孔急,所以我們這一期乙班A班的前6名就直接到花蓮飛F-5A/B,B班也選了6名到新竹飛F-100。我就是被選到F-100的其中一員。不知道算不算是幸運,不用去台東部訓隊飛F-5E/F,雖然,躲過了悽慘的部訓隊,但是沒有機會飛F-5E/F也有些許的遺憾,也有很多部訓隊的戰術訓練課目,我們也錯失了。

所以,在換裝F-100的時候,對於戰術操作是完全沒有接觸過。對一個新手,以前只飛過起飛、落地、性能、儀器、編隊這些基礎操作課目的小飛官,要開始飛戰術編隊,是很緊張、期待,但是又怕受傷害的。

以前飛的T-33,機身長37’9”、翼展寬38’10”、高11”8”、重量8300/15000磅、發動機推力5400磅,這些數據比起F-100機身長50’、翼展寬38’9”、高16”2”、重量21000/34847磅、發動機推力10200磅/使用後燃器16000磅,簡直就是差了好幾個等級。再加上F-100的4挺機砲、4枚響尾蛇飛彈、各式炸彈、火焰彈,最令人震撼的是,還可以掛核子彈。雖然我們沒有,但能具備這個能力就很了不起了吧!!!

特別的還有F-100單雙座是有些差異的機型,以外型而言,F-100F雙座,平時是不掛外油箱的,而且有前後緣襟翼,單座只有前緣襟翼,平常都會加裝兩個機下275Gal外油箱。前緣襟翼是依飛行情況會自動的伸展,展開時會形成一個縫,增加氣流,將上翼面因擾流造成後段氣流堆積而成的邊界層吹散,可以增加升力。在落地時,雙座要放後緣襟翼,單座沒有後緣襟翼,當然就沒有這個程序囉。外型不同、重量不同,操作程序也不同,再加上有無襟翼的差別,進場的空速差了將近20浬/時,通常雙座進場的速度是170加上油量與側風因素,所以大約180~190浬/時左右。單座,是以190起跳,新竹的風又大,側風大的時候,有時速度會超過200浬/時,要是不注意,輪胎的速限220浬,落地就有可能超過了。各位看倌,我們這群官校從T-33進場大約110浬/時,一下子跳升到200浬/時,日子真的不好過啊~~~~

進場速度大,落地的減速當然也就複雜些,所以除了減速板,還設計了捕捉鉤、阻力傘與防滑剎車。但是這些裝備還是有使用限制的,對於新手來說,減速的操作仍然是很大的挑戰。我們到隊時,就聽說有位前一期的學長,在不久前高速滑行時,才衝出了跑道,直接衝到了新竹北頭外的河堤上,高速的撞擊,引發起火,大批的機砲像過年的鞭砲,響了好一陣子。雖然學長人沒事,不過,可把我們這群小老弟著實的嚇壞了,這個大傢伙,不是開玩笑的。

據說,是因為這位學長在單飛前的高速滑行,應該以AB加速到100浬/時,再將油門收到IDLE,AB段的行程要將油門先推到軍用,在將油門手柄向外側扳,不過,他在收油門時,只將油門收到了軍用位置,所以,速度一直沒有減下來,放捕捉鉤、阻力傘也沒用,就這麼一路衝出了跑道一直到撞上河堤才停下來。

有了AB,推力增加了近6000磅,雖然耗油量大,但是對戰鬥機而言,當然太太太…重要了。不過,經過這事件,大家也就格外的注意小心提防了,在地面座艙實習時,每天要練習油門行程操作,100次。

換裝訓練當然是從雙座帶飛開始,前幾課也是基礎課目起落、性能、儀器、編隊…只是數據不同、系統不同、電門儀表不同…雖然課目還是大同小異,但操作大大不同,駕駛桿又重,速度又大,就連聲音也大的不得了,每次點後燃器,我坐在座艙內都會被嚇一跳,不蓋人(不吹牛的意思啦)!

F-100因為總重大,起飛當然一定要開AB,才有辦法在有限的跑道上加速到起飛速度。加速不難,不過滾行的學問不小,因為這種飛機在加速時會偏側,而且不知道怎麼來?何時來?從那來? 來多大?都不知道,而且每一架也都不一樣,比飛螺旋槳飛機還難搞。

這樣的滾行應該算難嗎?哈哈,起飛才夠嗆啦!

離地之後,除了偏側,還有最古怪的反向偏側。由於F-100的機翼採45°後掠角,低速時會有反向偏側的效應。一般飛機向右壓桿,飛機的反應就是向右滾轉,而F-100在低速時卻是向左滾。傳統飛機是靠兩機翼的副翼改變升力的原理使飛機滾轉,向右壓桿左側副翼向下,這種操作就會使左側機翼的攻角增加,左機翼的升力變大,飛機就會向右滾轉。但攻角超過了最大升力係數,就會失速。

F-100在操作時,如果沒有用方向舵右舵修正,而下意識的使用向右壓桿,很容易就會造成左機翼失速,飛機反而會加速的向左滾轉,很容易會變動作。尤其是在起飛落地階段,最容易造成危險,許多的失事也因此發生。

雖然這麼搞離,被嚇了幾次,習慣了就忘不掉了。哈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talf16 的頭像
    metalf16

    Metal的飛行部落格

    metalf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