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飛行應該怎麼學?

文章日期:2011-08-08 16:45

一直被這個問題困擾,為什麼許多人下了好大的功夫,可是效果並不顯著呢?我擔任過官校飛行教官,在飛行線上也帶飛過許多的新進人員,我覺得在學科上只要用心,一定看的到成果,可是在飛行術科上則沒有必然性。究竟要怎麼樣教或是怎麼學才能飛的好呢?是不是要有特別適合當飛行員的個性,才能當飛行員嗎?個性重要嗎?是不是一定要開朗、樂觀、進取、聰明、活潑、熱情…才能飛好呢?其實也有很多內向、沈穩、嚴肅、文靜、不苟言笑的好飛行員。顯然個性也不是必然的條件。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飛行員呢?或是簡單一點,怎麼樣才能完成基礎飛行訓練呢?

飛行大都是一對一的責任制,教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雖然有時也會交互帶飛,不過大部分的帶飛,還是以自己的師父為主。我的母校「空軍官校」下轄的飛行指揮部是國內主要的軍事飛行的訓練單位,共分為「基本組」、「戰鬥組」「教訓組」及「空運組」。有一個專責的教官訓練機構,記得我被派赴空軍官校擔任飛行教官時,就是先到訓組報到,完成教官訓練之後才能帶飛學員。

為了要提高教官素質與教學的效率,在教官訓練時增加了許多的課程,不單是要上教學法、教育心理學,希望我們擔任教官時能夠了解學員的心理,要有同理心,以便有效的提升教學的成效與前後座溝通的技巧。還引進了強調師生的互動性的「南非教學法」。在學科的授課上,這是一種和我們一般上課不同類型的方式,不是單向的「傳道」,而是以雙向溝通為主的討論為主。在上學科時,要用誘導式的方式提出問題,在問題中能包含課目的重點,問完問題再和同學們一同推理出答案,可以說是上課中也包含了「授業、解惑」。還要求教官在上課時要有一個能夠吸引學生注意與提高興趣的開場白,並能點出本課目的重要性。在學科的內容部分,要包含學術原理、操作程序、操作要領、易犯錯誤與特殊案例。上課中教官要準備好足夠的問題,要能問到每一個學員,每一次使用白板說明後,一定要將白板清理乾淨,以免學生分心在白板上而沒有專注於教官的授課……還有許多的小細節不忍再回顧了。

術科訓練時,飛行官也是用類似的模式準備提示,要把每一課飛行的重點、飛行流程、操作程序、操作要領、緊急狀況的處置、前後座溝通都要講清楚,飛行時也要在每個科目進入前要先問學生科目的程序與操作數據。教官訓時,由教官訓練組的教官專人帶飛,他們還會模仿各種學生可能會犯的錯誤,來考驗我們進訓的人員,以增進教學的能力。有一次一位帶飛我的教官模仿一個完沒有準備的學生,我沒有發脾氣,還是好好的教他,可是他就是學不會,所以我也不及格。因為我沒有認知到學生的學習狀況,而一味的教學,這是不會有效果的,應該要掌握好狀況,及時的處置,不能浪費這一課的汽油、時間與精力,要我能在課目中察覺到「學員沒有準備就不能上飛機、上了飛機沒準備,就不要浪費精力。」我應該在地面提示時就發現學生沒有充分的準備,即時下達停止飛訓的決心。就算到了天上才發現學生沒準備,也應該停止教學,將課目改為教官示範或返航,落地後給這學生一課不及格,就對了。

官校為了能提高帶飛的成果,把主意動到我們這些新進教官身上,這當然是很好的概念,只是苦了我們這些新進教官。飛行不是什麼大問題,可是這些學法,先把我們打垮了,不及格的人數和進訓人員差不多,前一期的教官訓還淘汰了好幾個,那些人都停飛送戰管擔任管制官,送訓聯隊的長官也連帶處分,我還蠻眷戀這份工作的,只好繼續努力的準備學、術科,如何當一個好教官。

以前還有一個單位「鑑定組」,負責帶飛二年級的學生,好處是在這個階段先讓他們有機會早一些接觸飛行,另一方面也希望早一點發覺有那些是不適合飛行的學生,讓他們可以早一點規劃未來。這樣做固然立意甚佳,可是準確度卻無從証實,沒有長期的數據資料以及學生後續飛行情況的追蹤研究,這個單位的成效如何?也不會有答案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只要願意努力,就會有成功的機會,付出的越多成功的機率就越高。泡汽油泡的夠久了,飛行的技術就會越來越好的,只是飛行訓練卻沒有辦法等那麼久,再加上不只是技術、體格與品格不好會被淘汰,要是一不小心,不論是意外或是人為原因所造成的失事,也會被這個行業所淘汰的。

如果把學飛行換成學騎車、開車或是寫字,這些都是需要有效控制與身體協調的動作,和操作飛機也有幾分的類似,這一類的動作之間的學習模式或是熟練、精進的過程是不是有一些關聯性?

這些技術的學習,都是要靠反覆的操作,從錯誤中修正,一點一點的摸索出竅門,也都是要心理、生理都能配合才行的。想一想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都得靠自己下功夫鑽研,才會進步。至於能到什麼樣的境界,那就要看天分、努力和機運了。

以前的學習環境比現在差很多,當時使用的模擬機是「C-11B」座艙內與飛機儀表也不一樣,操作反應也跟飛機差很多,更沒有大尺寸的螢幕仿外界的視野。每一次去飛總覺得自信心被嚴重的打擊。現在各型機都有很好的模擬機,可以輔助學生對於操作程序、緊急狀況處置以及儀表交互檢查的練習。這些模擬機座艙和真飛機相同,飛機的操作反應也和真飛機相當的類似,駕駛桿、方向舵、油門的操作感覺也是一樣的,對飛行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有時間多飛模擬機,一定對飛行有很大的好處。

飛行最重要的就是「姿態」,依照儀器教範所講的ETCA,按這個順序一個動作接著一個動作的做好,千萬不要沒有把姿態穩定,就急著去修正儀表的誤差,這樣的操作怎麼也不會有一個「柔和、穩定、連續的飛行」。

飛機姿態要穩定,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配平調好,就好像開車,如果前輪沒有定位好,開起車來一定左搖右晃的,不易保持穩定。在穩定飛行的狀態下,要想知道配平調好了沒,最簡單的法子就是把手鬆開,看飛機有沒有保持穩家的姿態。如果飛機有向上的趨勢,就表示配平還要向下調。飛機移動的趨勢越快就表示需要使用的配平量也就越多。當然,手上的感覺是最準的,可是一般的新進學員,不容易做到放鬆肌肉,所以在操作的時候總是全身肌肉緊繃的在飛。肌肉這麼緊張,當然無法體會飛機的反應與細膩的操作差異,就好像一些老教官所說的,「飛行就像在繡花一樣」,這很精密的操作,要是使出全身吃奶的力氣,固然可以把繡花針抓牢,但是針一定不易穩定的控制,所以在操作量的控制上就無法有效的控制,在操作飛機時,就不容易保持穩定的姿態。

想起以前飛T-38帶飛的一個學生,飛的不是太錯,飛機總是搖搖晃晃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不喜歡用配平,飛機的姿態一直飛的不穩定,所以我常常要他把手舉起來,測試他配平是不是有調好,幾乎從來沒有一次可以把飛機擺平的。叫他把手鬆開,有時還會用腳夾駕駛桿,常常被他氣的滿頭冒汗。有幾次他的手一鬆開,飛機就開始有很大的動作,代表配平差很多,感覺好像完全沒用過配平或是朝反方向使用。飛基本編隊時,也是一樣的毛病,陪這位大哥飛一批下來,感覺海軍也應該加薪才對。

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有一點起色,一個不喜歡用調平的飛行員,也能順利的完成訓練,就這麼一個德性,也能放單飛,也能完訓,真是不簡單,後來我居然看到他也換裝F-16,再次帶飛他,老毛病依然沒改,不知道是不是他很想念我這個教官?這一批飛行我還是叫他把手舉起來好幾次,希望他不要再這麼堅持下去了。噴射戰鬥機的配平就在駕駛桿上,不過就是大姆指動一動就好了,想要享受飛行,不需要只靠右手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talf16 的頭像
    metalf16

    Metal的飛行部落格

    metalf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